
这个月的月初,读了一本小书,叫《人间值得》。书的作者是一位 90 岁还没退休的老奶奶,她的职业是心理医生。
老奶奶经历了从战争到和平的时代变迁,因为职业的关系,让她对普通大众的各类生活烦恼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。而她自己的生活也并没有什么特殊,烦恼常在,在某一段时间里,甚至可以说是度日如年。
年少时的生活贫困,青年时的努力奋斗,中年时的家庭烦恼不断,到老年时的一个人,老奶奶经历了很多,于是便有了这本书。可以想象得到,老奶奶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病人,各有各的烦恼。老奶奶耐心的聆听着,时不时点点头,然后会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。很多人每次来了之后,心情会舒缓很多,但可能过一段时间又有其他的烦恼。有的人,可能经常与老奶奶交流,时间一长,慢慢地改变了自己,不再执着于一事一物或一人,生活的道路越走越宽,比如这本书的共同作者奥田弘美医生。
在这本书中,记录了老奶奶几次重大的生平转折事迹。而更重要的,则是她对工作、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种种的分析与建议。对我个人而言,很有启发。有些建议如果早点借鉴,个人的烦恼或许会少很多。
当然,也有些观点,我不太认同。比如年轻时,老奶奶的丈夫经常酗酒,夜不归宿,把工资都花在吃喝上,对家庭不负责。老奶奶为了两个孩子,一直忍着没跟他离婚。我不是当事人,对日本文化也不甚了解,是否还有其他的考量就不得而知了。
赞同的观点有不少,我将部分内容摘录了下来,偶尔翻翻,或许某天真的可以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其中特别想提一下的是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:保持距离,不近不远。近了就会产生期待,时间长了就会当成理所当然,一旦对方没有达到自己预期,就会失落甚至怨愤;而远了又会生疏,说话都可能尴尬。所以,距离产生美。
恒子奶奶语录:
- 行动才是促进工作的良药。
- 在我看来,不应该是“因为眼前的工作糟糕,才导致自己如此”,而是应该自觉地“通过自己努力主动改变眼前的工作,活出自我”。
- 幸福本是一种感觉,它是不稳定的、不可靠的,甚至很少会持续很长时间。
- 用尽千方百计,耗费几年或几十年想要改变他人,只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。要是有这些精力或想法,倒不如做一些切合实际的事情。
- 人际关系是无法预测的。人与人之间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而结缘,也会因一些小事分离。人会快速地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前行,由于时间或距离的原因不能见面,缘分也会渐渐变浅。这就是人际关系。
- “情”这个东西看起来是一件好事,但从另一方面来说,它会让你对别人产生期待、执着,让你在关系中变得“自私”。
-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关系,你可以暴露自己的弱点,安心地互相倾诉,这是心灵治愈的关键。
- 争执之后先道歉才是胜者,如果一遇事就发飙,你将无法立足。
- 实际上,人太过关注别人或心生怒气,大体上都是自私的。
- 有趣的是,前来咨询的人看似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,实际上无论是家庭问题还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,都是在寻求“自己想要的答案”。
-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痛苦的经历可以扩展人的本性,就像肌肉可以锻炼、拉伸一样。如果今后有了痛苦的体验,这也可能是学习“新事物、新看法”的重要时机。
- 即使遇到困难,只要该吃就吃,该睡就睡,保持身体健康,坚持努力,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- 以我的经验来说,尽量减少胡思乱想,不要闲着,而是让自己忙碌起来。
- 表面风光无限的人,都经历过无数风雨,在痛苦中不断挣扎着前进。
- 如果家里发生纠纷或家庭氛围不好,就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状态。
- 说到底,人通过“培养孩子”,其实也是在培养自己。因此,要想改变孩子,首先得改变自己。
知易行难,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,动手去做,才是最重要的,也是最难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