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优美的文字,读着读着竟忍不住念出声来,畅快啊。我想,这辈子我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。哎,算了。
这是我读《夜晚的潜水艇》这本书时真实的感受。
有些文字真的很美,比如这几段:
我先是试着写了一秒钟。也就是说,我写下了这一秒钟内世界的横截面。蜻蜓与水面将触未触,一截灰烬刚要脱离香烟,骰子在桌面上方悬浮,火焰和海浪有了固定的形状,子弹紧贴着一个人的胸膛,帝国的命运在延续和覆灭的岔口停顿不前而一朵花即将绽放……我试图立足于有限的时间里,来用文字笼络住无穷的空间。
起初,我的脑子像一面巨大的中药柜,词汇分门别类地躺在无数抽屉里,我清楚它们的位置,熟练地抓取需要的文字,配成需要的句子。该芬芳的芬芳,灿烂的灿烂。到后来,文字纷纷扬扬从天而降,我像在雪中舞剑,总能在万千雪花中击中最恰当的一朵。
晨光熹微中,我的手指从一排书脊上慢慢拂过,像抚摸着琴键,然后停下,抽出一本,就着窗前的光亮,读起来。
他听见灯光在电线中涓涓流过,然后从灯盏中溢出,照亮那些细小的零件和他的白发。
众多短篇中,尤爱「传彩笔」,「裁云记」,「红楼梦·弥撒」,但艺术成就最高的可能是「音乐家」。我不懂音乐,无法评说,但我读出了那种对音乐炽热的爱,比太阳还要明亮,给人温暖,抚慰心灵。
读完「夜晚的潜水艇」,「酿酒师」,「尺波」,我想到了《盗梦空间》。也许我们所谓的现实,不过是某个人的梦,而别人的生活,也可能是我们做的一个梦。想着想着,突然一阵恍惚。
通过那些类比的句子,可以看出作者日常的观察有多么细微,而好多词语的运用,可能来自于古文,我大胆猜测作者对诗词歌赋等各类中国传统知识都了然于胸,这得是海量的阅读吧。
当然,有些文字是否用的合适,也得细细琢磨,比如这句:“夜幕深处,隐约浮现出一张孩子的面庞,有着银河一般淡淡的轮廓”,用“银河一般”来形容孩子的面庞,我还是不太理解,是比较模糊的意思吗?
不管怎样,从这本书里让人体会到了文字的美,有时仿佛就在眼前,有时又很朦胧,有时让人心生欢喜,有时又有怅然若失之感。
也许,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