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世界读书日

Demon.Lee 2024年04月23日 722次浏览

早上一起床,就看见 Tony 在阳台上读拼音,难道是因为今天是读书日?手动给 Tony 点个 👍 。

关于读书,关于教育,有人说是为了分层,有人说是为了公平。是不是有点抽象?但咱普通老百姓也插不上嘴。于我而言,读书能治内耗,能晓常识,能让代码更好看一点,就够了。比如为什么晚上要刷牙,为什么汤泡饭不伤胃,为什么干活之前要做任务分解,为啥古文没有标点符号……很多知识只要一点拨,生活就不堵了,工作也顺畅了。这不就是读书的意义么。

胡适先生说:为要读书而读书,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。Tony 先攻克了大部分汉字,不认识的字就问我们。但现在不同了,他学了一部分拼音,我说那字上有音标,你拼一拼就会了。因为读拼音,便可以认汉字,因为认汉字,便可以读句子,进而读一整篇文章,一套绘本。这不就是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吗?昨晚我看他比较流畅地把一本书读完,心中还是愣了一下,很感慨。咱普通家庭,也不指望孩子能上清北复交,没那基因。但如果能引导他们从书中找到快乐,找到一面镜子,找到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,从此爱上阅读,活的自洽,那便圆满了。

所以,不仅孩子要读书,父母更要读书,并且要读的更多更勤。因为身教大于言传。父母玩手机,孩子肯定也想玩手机,父母看书学习呢,孩子不一定看书学习,但至少不会有负面的引导。对孩子讲一堆大道理(什么读书是为你自己读之类的),甚至有时候又是吼又是叫,小朋友可能还是懵懵懂懂。说那么多,不如亲自示范一番。更何况,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需要这些知识和技能。阿老师在文章中说:“一个成年人,要是加入到古墓派,过两年抬头一看,这个世界已经格格不入了。”孩子是鸟,当然要飞向他们的山,父母也一样啊,也有我们自己的朝圣地。

前两天在得到上看到一个帖子,那位同学说之前看网络小说很有负罪感(我想他看的时候应该也很爽),是得到拯救了他。以前我也认为看这些霸道总裁爱上我,修仙玄幻之类的爽文会令我们自废武功,活成一个整日沉沦于幻想的行尸走肉。后来我发现并不是,压根不需要担心。因为我看到的爽文就是一个副本接着一个副本,而且人物性格十分单薄,坏人好像都长的差不多。于是,有人便总结出来了爽文的套路:有一个清晰的终极目标(比如修炼到 100 级便能成神),有清晰的成长路径(不能跳跃,要一级级修炼,遇到的坏人也随着等级升而升),以及金手指。既然都是相同的套路,很快我就发觉没意思,没营养,还不如看改编的动漫,不费力还能放松。所以,从什么书开启阅读问题都不大,最终的结果,可能都是殊途同归,拥抱经典,拥抱生活所需,滋养贫瘠的精神世界。

要爱生活,不要爱生活的意义;要爱具体的人,不要爱抽象的人。远方发生了可怕的地震灾难,看着新闻上的照片,我们流下了伤心的眼泪。然后呢,没有然后。我们除了几点眼泪,什么也没有做,远方的人(抽象的人)也不会因为我们的眼泪而有所改变。与其如此,为何不去找一个靠谱的机构捐赠点现金,捐赠点生活用品,然后能送到指定的群体(具体的人)当中。或者,把这种关爱和理解用在自己身边的朋友,家人和同事身上,是不是也是一种看得见的爱呢。

读书也一样,不只是要爱读书的感觉,更要爱读一本本具体的书。感觉也好,意义也好,都是虚幻的,抽象的,不如深入到具体的书本,具体的生活中去。家里摆满了书,摆满了书架,这当然很美好,如果能腹有诗书气自华,那便更好了。

P.S.  看到签友发的一张微信读书数据报告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