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写于本地,AI 校验错别字后,再通过 MCP 一键发布到墨问。
我想让 cursor 帮我配置一个代码模板,只不过这个模板稍微有点复杂:需要判断不同的类型参数,然后生成不同的代码,并且需要递归处理。但 cursor 生成的模板只支持一层参数,我不死心啊,使劲折腾 Ta,为此不惜花时间提供了好几个样例,但 Ta 还是没明白。
然后 500 次高速请求没了。我依然没放弃,分别到 ChatGPT,Claude 和 Gemini 官网上去尝试,结果都一样。很挫败,我知道我失控了,不是 AI 的问题,是我自己的问题。我在一条道上狂奔,忘记了停下来思考。
我只得慢下来,开始分析模板,是哪里出了问题?哦,递归的过程中,变量自己把自己覆盖了。那 AI 在多次迭代过程中发现这个问题了吗?发现了,但 Ta 始终没纠正对。我猜测,这一块的独立训练可能不够,导致它无法解决递归覆盖的问题。怎么解决?定义几个栈变量就行了,进入时 push,退出时 pop。就这么简单,一番引导后,AI 开始能走上正轨了。
依赖 AI 的能力,但不能依赖 Ta 的思考。 借助 AI 这个中间人,也许能降低我们的思考成本,降低人与人之间的偏见,但最终我们依然需要独立思考,培养思辨的能力,不失去自我。
突然想起 AI 生成的第一版内容,有点复杂,我都不想去看是否正确,直接运行单元测试验证。可是,这样对吗?完全放手对吗?生成的内容超过你的认知,真的能完全信任吗?我开始有点缺乏安全感了。
所以,提升认知,让自己能 hold 住 AI 的输出,是关键。那句话没错,AI 能力的上限,是人的判断力,思考力。